從上世紀50年代末建立首個奶源基地—8511農場奶牛示范場至今,完達山乳業已走過60年的發展歷史。90年代時,“完達山”商標曾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目前,完達山乳業已基本完成了奶粉、液體奶在全國的生產布局,為躋身中國乳業第一梯隊及下一步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組織層級繁多 傳統手工預算效率低
完達山乳業經過60年的發展,已擁有資產總額36.8億元,下轄20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此前,隨著組織架構的不斷壯大,完達山乳業已經開始實行預算管理,但僅限于手工通過excel編制預算,預算的執行、匯總均是事后,預算執行沒有實時性及效率可言,因此實行效果較差。
比如在缺少預算系統支撐的情況下,完達山乳業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等流程全部通過手工完成,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極低,準確率差。并且在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只有部分部門參與了預算的編制,而且是通過手工的方式進行上報。預算的編制、執行過程無法留痕,管理者很難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提醒和事后分析。
尤其對于中層干部來說,由于缺少對預算管理數據的準確把控,導致無法用數據來支撐公司的戰略發展。有時還會發生執行數據領導特批的情況,導致預算調整形同虛設,沒有預算控制意識。另外,在預算考核方面,由于未建立與預算相關的考核體系,導致預算實行結果無人考核,員工的積極性不高。
針對這些企業預算管理的痛點,完達山乳業的管理層意識到,亟需結合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制定出一套適合于本企業的預算管理系統。在通過慎重的對比選型之后,完達山乳業選擇了與致遠互聯合作。
借力致遠中臺 實現預算數字化管控
通過構建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可以幫助企業打造IT治理新架構。特別是基于致遠互聯獨有的業務定制能力,可以針對不同企業的不同業務痛點進行個性化定制,對癥下藥,為企業量身定制不同的業務管理模型。
基于“協同運營中臺”,依據預算管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思想,致遠互聯為完達山乳業搭建了預算管理系統,實現了從決策層的預算目標制定與下達,到基礎層的預算體系建立,執行層的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控制,以及到分析層的預算分析與考核的全過程管理。
同時,結合公司的預算管理制度,致遠互聯通過成熟的預算管理方法,滿足了完達山乳業全員、全面、全程的預算管理,實現了自上而下的目標分解以及自下而上的執行與員工的評價激勵過程管理。除部分僅供特定人員使用的內容外,預算管理系統中的大部分應用均同時支持電腦端和移動端(M3移動工作平臺),包括各種業務單據、報表和門戶等都實現了全員移動化。
完達山乳業預算管理戰略規劃
在預算管理戰略規劃之下,預算目標制定與下達這一管控點可以協助決策者實現預算目標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過程管控。如何從集團層面下發預算,又如何從下屬單位反饋意見,都變得有跡可循。
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可在系統初始化時將預算管理體系內容通過底表一次性維護完成,后續要通過流程表單申請后才可進行底表調整,可形成對預算管理體系嚴格、規范的管理習慣。
另外,完達山乳業的管理者依托于預算編制與匯總模塊,可把握編制的范圍、內容、周期及編制的流程。通過預算調整模塊可向預算管理委員提出書面調整申請,對預算科目、執行規則等進行調整。除此之外,預算分析與考核還可以對預算組織、預算科目、預算指標等進行分析考核并生成考核結果。
值得關注的是,預算管理作為本次實施的重點內容,要對公司預算管理體系進行重新規劃與調整。致遠互聯本著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綜合體現的原則,既對資金的支出進行了規劃,又對費用、承辦等進行了控制。其中,致遠互聯為完達山乳業搭建的四項費用管理系統,不僅使各部門的預算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也完成了集團對子公司合同模板的管理,實現了所有合同都得到集團強管控的目標。
同時,預算管理系統還實現了與財務系統集成,協同業務單據可以直接生成財務單據,實現業務單據傳遞到ERP系統,包括差旅費報銷單、費用結算單的集成。
致遠互聯為完達山乳業打造的預算管理系統,對于徘徊在數字化升級路口的企業有著極佳的借鑒意義。不僅可以助力企業加強財務監督管理和組織內控,建立系統化的財務管理流程和制度。同時可以有效控制費用,細化和深化企業對資金的管理,清晰分析費用消耗去向,降低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