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出版行業的企業中,根據管理層級不同,所關注的內容也有所不同。如圖是各層次所關注的業務和管理重點。
出版企業業務鏈有四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發、制造、分銷和銷售,即出版社首先購買著作者編寫的書籍或者向著作者約稿,然后對其進行編輯、裝幀設計、排版、印刷、宣傳發行和包裝運輸等,最后利用書店或網絡將書籍賣到讀者手中。
對于新聞出版行業企業來說,核心業務包括了編輯階段、印刷階段、出版階段和發行階段四個階段的各個業務.
很多出版社現在社內業務的某一環節或某幾個環節使用管理系統,包括財務、發行、編務等,這就造成了這些系統的數據如何在一套全社統一的管理系統中共享的問題。
信息化對新聞出版行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要實現管理決策的科學化離不開高效的信息化工具,信息化不但能增強企業的應變能力并提高出版社的運行效率,更有助于提高出版社的創新能力。
目前新聞出版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信息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激光照排技術的運用使印刷行業逐漸進入了數字時代,信息采編網絡等技術也逐漸開始得到應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因為出版社的競爭力較弱,目前我國的出版社大部分還處于一種盲目的競爭狀態,而當代圖書市場追求時效性,傳統的圖書出版模式效率較低,發行周期太長,無法滿足信息時代市場的需求。因此出版社為了占有市場,就應當進行信息化建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眾多新聞出版社管理者已然深刻認識到了出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然而一些出版社在信息化選型過程中,并沒有對出版社的信息化進行中長期規劃,投入巨資購買了最先進的計算機硬件設備和ERP軟件,但出版社的管理卻沒有與時俱進,信息技術不但沒有給這些出版社帶來明顯的效益,反而因為“水土不服",成為了出版社的負擔,造成了巨大的投資浪費。巨大的投入和低收益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嚴重損害了出版社領導者和相關管理人員對信息系統的感官印象,阻礙了出版社的信息化發展。
新聞出版行業信息化規劃
出版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項目化管理的行業,按項目管理方法改變傳統出版社的組織結構,是建立企業化管理模式的顯示選擇。轉型時期的出版社,可以從一般的職能式組織結構,逐漸向弱矩陣、平衡矩陣、強矩陣組織結構,再向基于項目式的組織結構轉變,進行切合自身實際的選擇。
新聞出版行業信息化藍圖,整體使用多層級模型進行設計。這種模型的優點是,系統的層次結構清晰,每個層次依據功能性的邏輯分離和松散耦合使得應用系統的可伸縮性和可維護性得到最大化的保證。它也是其它系統設計模型的基礎。
行業信息化藍圖規劃
隨著新聞出版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大,企業加快了內部管理優化、提高經營效率的變革進程,對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層面越來越廣,新聞出版行業ERP系統建設向更高集成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戰略決策、業務管控迫切需要更多的ERP與客戶關系管理等高端產品技術運用到新聞出版業,并支持著新聞出版集團多業態運營、多管理層次、跨區域協同采,能夠更好地擴展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范圍。
新聞出版行業協同管理整體解決方案
本次協同管理方案建設內容主要以內部協同、業務協同和集成協同建設為主線展開,先將企業內控管理里到位后,再繼續深耕本行業的其他應用如產業鏈協同和社會化協同。
編務管理:
總編室是編務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它是總編輯的指揮和參謀機構,基本職責是組織編輯工作各項計劃的制訂、實施,協調各環節的關系,聯系作者、讀者,管理版權業務,為編輯工作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圖書質量的提高。工作內容涉及編輯工作各方面,是承接、聯系編輯部上下左右及內外的橋梁和紐帶。其重要作用在于促進出版方針的貫徹,出版管理的加強,信息的溝通,編輯工作流程的通暢,各部門關系的協調,工作步調的一致,上下環節銜接。
印務管理:
為確保出版(出書)質量,在付印之前,須經過多輪出版社內部、作者參與定稿審定工作。審定工作包括:1、封面的設計審定;2、內文的版式設計審定;3、內文的內容審稿問題審定;4、插圖、公式、表格的審定;5、包裝、炒作、定位情況、6、印刷用紙、裝幀效果的審定。以上審定、終定后,需要作者書面文字,或簽字確認。
印務管理
出版發行:
出版是指通過可大量進行內容復制的媒體實現信息傳播的一種社會活動?,F代出版主要指對以圖書、報刊、音像、電子、網絡等媒體承載的內容進行編輯、復制(包括印刷、復制等)、發行(或網絡傳播)三個方面。完成編輯審稿和加工工作的書稿經裝幀設計后發送排版,在按規定進行校對后,經印刷、裝訂,正式出版。
出版管理結構圖
人力資源管理:
致遠協同HR管理綜合應用包含了企業中最為常見與常用的業務應用,其主旨在于解決企業購買后只經過組織架構的設置與流程的配置即可實現常用工作事務特別是人力資源與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以人力資源管理六個板塊的內容為基本模塊,以與人力資源管理緊密相關的內容為擴展模塊,以服務于人力資源管理的行政管理事務為附加模塊。
模塊設計圖
此外,基于組織辦公的需要,組織還可以根據需求,搭建行政辦公管理、財務費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主要應用。